赵满意:DeepSeek浪潮下AI大模型赋能产业发展
5月10日,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,中企研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工作委员会、企业观察报社承办的央企AI+大模型应用论坛在北京举办。论坛上,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昇腾创新中心负责人赵满意以《DeepSeek浪潮下AI大模型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》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。
“人工智能是科技竞争的焦点与制高点,爆款应用和AI智能硬件飞速发展,大规模、高并发中心推理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步核心需求。”
赵满意认为,AI已开始走向千行百业,人工智能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。综合过去3年,展望未来3~5年,人工智能深入各个行业,年复合增长率达30%,预计在2026年渗透率会超过30%以上。
当前人工智能在互联网、电信、金融、制造等领域渗透率最高,包括华为在内的一些互联网公司,以及部分物流公司,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在生产和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而人所承担的主要是辅助性的工作。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、医疗、能源、政务等终端的渗透率也在逐年提升。
当前,DeepSeek将AI产业推向了新高度,即由感知理解世界走向生成创造世界。DeepSeek使用业界1/10的算力,达到了业界最先进的大模型水平。同时它引领开源,让全世界所有企业包括人工智能的开发者、爱好者都很好地使用了人工智能。
目前,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指向技术摸高和工程创新两个方向。在工程创新方面,DeepSeek将推理的成本大大降低,激发了各行业被抑制的算力需求。此前,只有一些互联网头部玩家才能对不同规模的算力实现模型的使用,DeepSeek出现之后,一些有争论的模型在一张卡上就可以实现AI应用,实现了在行业和企业落地,使用成本大大降低。
赵满意认为,从成本、技术成熟、需求激增三个维度看,今年是大模型爆发元年。DeepSeek是自主创新,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壁垒,并激发了新一轮创新。在技术创新之外,爆款应用和AI硬件的飞速发展,高并发大模型推理下的需求也进一步激增。
人工智能大致分成了四个层次,最上层是AI应用,当前都是基于硬件+大模型来实现的,是人工智能的‘枝叶花朵’;人工智能的根技术,最底层是芯片,第二层是人工智能的驱动层,第三层是AI框架层。只有掌握了根技术,才能解决被卡脖子的风险。
截至2025年3月15日,已经有100多家伙伴和客户基于昇腾发布了大模型一体机。其中,金山基于昇腾联合打造的政务大模型公文写作平台,是在工信部展厅展示的唯一一个人工智能+政务的大模型方案。目前在很多关基行业已经实现了复制性、规模性商业落地。
除此之外,如昇腾和车企合作的,基于DeepSeek大模型加昇腾的基础软硬件平台,在法务助手、文档报告生成,以及办公等方面实现商用落地。在北京,华为与很多科研院所,如智谱AI和央视网一起联合打造了内容生成大模型,中科院紫东太初3.0原生基于昇腾开发,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图文音三模态大模型。目前一些多模态的场景也陆陆续续在游戏、影视等场景下实现应用,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。